液体浸没式冷却:数据中心与高密度计算的未来之选
2025年11月18日
随着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和加密挖矿的快速发展,传统空气冷却系统逐渐无法满足高密度计算需求。液体浸没式冷却,也称为浸没冷却,正迅速成为新一代散热方案。
什么是液体浸没式冷却?
液体浸没式冷却是一种将服务器、GPU或挖矿机等硬件完全浸没在非导电冷却液中的散热技术。该冷却液可直接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,并通过热交换器冷却后再次循环。
这种方法相比空气冷却效率高出数十倍,因为液体的热传导性能远优于空气。同时,它几乎完全消除了对风扇和空调的依赖,既节能又安静。

它是如何运作的?
使用哪种冷却液?
浸没式冷却所用的液体被称为浸没冷却液,通常为特制的非导电液体,如矿物油、氟化液、硅油或生物基流体。这些液体可安全接触电子元件,吸热效率极高且不会导电。
单相与双相系统
单相浸没冷却:液体始终保持液态,受热后被泵送至热交换器降温,再返回冷却槽。结构简单,应用广泛。
双相浸没冷却:液体在加热时会蒸发,蒸汽上升至冷凝器冷却后回流成液体。效率更高,但系统更复杂且需完全密封。
液体浸没式冷却的核心优势
| 优势 | 描述 |
|---|---|
| 节能高效 | PUE值可降至1.05–1.10,远低于传统空调系统(通常PUE≈1.58)。 |
| 空间利用率高 | 单个浸没式机柜可支持高达300kW的密度,节省近三分之二的数据中心空间。 |
| 噪音与维护减少 | 无需风扇,运行几乎无声;设备被液体包围,避免灰尘堆积,延长硬件寿命。 |
| 稳定性与性能提升 | 热量分布更均匀,支持更高频率的稳定运行,特别适合AI、HPC、挖矿等持续高负载任务。 |
应用场景实例
1. 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(HPC)
高密度数据中心可通过浸没式冷却降低整体能耗、提升设备密度,并避免发热的问题。一些大型AI集群和科学计算设施已开始部署这项技术。
2. 加密货币挖矿
矿机长时间高负载运行,发热量巨大。浸没液冷可以提高哈希效率、降低风扇能耗,并支持稳定超频,尤其适合高端矿场。
3. 边缘计算设施
在远程边缘站点(如通信塔、微型数据室等),空间狭小、冷却难度大。浸没式冷却不仅节省空间,还可支持超过100kW密度的部署,适合边缘AI或实时处理任务。
需要注意的问题
初始投资较高:浸没系统涉及冷却槽、泵、热交换器等设备,旧有数据中心需要改造。
维护方式不同:硬件更换需断电、排液,尤其双相系统维护复杂。
对专业知识有要求:需要熟悉冷却液特性、系统结构及安全操作。
液体处理规范:冷却液在使用周期后需进行更换、过滤或回收。
总结与建议
液体浸没式冷却是应对现代计算密集型场景的高效解决方案。它不仅能显著降低能耗、减少维护、提高设备密度,还推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设施向绿色、高效演进。
下一步行动建议:
如果你正在管理数据中心或矿场,不妨考虑小规模试点部署,评估PUE、噪音与空间表现。可联系链力液冷厂商获取案例、报价或技术咨询,制定适合自身场景的迁移计划。
上一页
上一页
推荐新闻